“在家早教”怎么做?盘点:10个近年得到广泛认可“最佳建议”
几乎全世界的家长,都希望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
您可能也为此看了很多育儿书籍,收获了很多专业人士提出的育儿建议。
但很有可能,信息获取得太多,反而一时不知如何入手。
是时候来回顾和总结一下,近几年来,比较主流的、给学龄前孩子父母的10个最佳建议。
从宝宝出生,到爱好和家人、小伙伴互动。在这段时间里,培养孩子的语言技能和识字能力,让孩子有机会、有能力分享书籍,讲故事,唱歌,经常和家人、同伴交谈,叙述自己的经历。
通过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了解成年人 ——父母,祖父母和老师 ,为孩子将来的学业做好准备。帮助他们成为自信、主动的人。
从小培养阅读习惯的方式,请参考:爸爸妈妈做好这5点,帮助宝宝从6个月大开始阅读书籍
玩耍,是孩子最主要的任务,也是孩子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当孩子们和爸爸妈妈玩耍时,他们也会发现,爸爸妈妈喜欢和自己在一起,自己是被爱和重要的。
通过和家人、同伴玩耍的过程,孩子能详细地体验和建立起沟通力、同理心、合作力等社交情感技能,培养起自尊和自信。
幼小的孩子们,需要在生活中发展和维持情感和支持的关系。
如何陪玩,请参考:“陪玩”是最有心的“早教”,0-3岁孩子“陪玩”攻略(附图表)
虽然“隔代教育”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祖父母与孙辈有着特殊的关系,老人家对孙辈所具有的亲情、关爱、耐心,是任何保姆、育儿机构、老师、都无法比拟的。
祖父母们经常愿意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相同的故事,和孩子玩一个简单的游戏,为孩子的一点点进步由衷地高兴……
如果父母是孩子的主要教育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只是辅助参与,那么,在对孩子的照顾中,偶尔的溺爱,偶尔的放纵,对孩子来说,并不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影响,相反,老人们对孙辈的这些关爱,一定会变成孩子长大后甜蜜的回忆!
育儿总难免伴随着错误和失误。
而爸爸妈妈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就在于不管孩子怎么“无理取闹”、怎么让爸爸妈妈烦恼、崩溃,最终,总是爸爸妈妈在正确的时候,用爱来回应孩子,修复和孩子之间关系,这就是积极的育儿行动。
积极的养育与爸爸妈妈采取的行动有关,这些行动反映了孩子发育的年龄、阶段、性情,以及父母的信念和价值观。
如何结交朋友;
如何用相对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愤怒;
如何和平地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冲突……
所有这些能力,共同描绘了健康的社会情感发展的曲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社交情感能力会逐步提升。
关于社交,请参考“我害羞、打人、被欺负、没朋友……”关于孩子社交的一些思考
为了理解并遵守规则,孩子需要学会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是很复杂的技能,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开始出现,但直到四五年才完全发展。
爸爸妈妈需要了解幼儿如何通过与其他孩子,父母和其他有爱心的成年人互动来学习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关于自控和自我调节,请参考:0-12个月宝宝,如何学习自控?“自我抚慰”就是自控的开始「一」
12-24个月孩子,如何学会自控?发脾气就是孩子的求助信号「二」
沟通的能力是通过口头和非口头的方式,与他人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联系的能力和愿望。
婴儿从出生就开始交流,具体的沟通建议,请参考:孩子的沟通能力是怎么发展的?9个生活细节,帮孩子锻炼沟通
“气质类型”描述了孩子的个人“风格”:他体验世界的方式。了解孩子的性格是养育孩子的关键因素。
参考链接:抗挫力差、没耐性、动不动就哭……也许和孩子“气质类型”有关
爸爸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重复自己的父母当年养育自己的方法,或者正好相反,试图做一些和自己父母完全不同的事情。
考虑您自己的童年经历,可以帮助新手爸妈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反应背后的含义。所以我们可以试着反思:
* 我小时候,关于自己的智力,能力,重要性,价值……我经常听到什么样的评价?
* 我认为这些信息对我今天的养育有什么影响?
* 我认为,我的父母会以何种方式对我产生积极影响 ? 我希望与我自己的孩子一起做什么?
* 我父母抚养我的方法,有哪些是我希望传承下来,养育自己孩子的?
* 我童年时期是否有任何重大事件或经历会对我产生影响,现在可能会影响我的养育方式?
一个带孩子的爸爸妈妈,难免有沮丧、生气、发火的时候。这简直太正常了。
一旦意识到“自己现在情绪很不好”,就尽量先不要在“冲动”和“压力”下,对孩子做任何回应。先关照好自己的心情。
深呼吸、暂停一会儿,让大脑清醒一下。
具体的做法如下,可以试试:
1.开始慢慢呼吸。一次呼吸周期应持续约6秒钟。
2.通过鼻子呼吸,通过口腔呼吸,让您的呼吸轻松地流入和流出您的身体。
3.放下你的想法吧。放下今天晚些时候你要做的事情或者需要你注意的待定项目。只需让自己的思绪上升和下降,并与你的呼吸融为一体。
4.有目的地注意你的呼吸。
做完后,关注一下自己的身心情绪。
只要孩子没有危险,只是哭闹、耍赖,那家长暂时地“什么都不做”,平静后再回应,说不定比急着“搞定孩子”结果更好。
如果爸爸妈妈在孩子大吵大闹的时候都能保持冷静,孩子也会更有安全感,他会觉得:任何情况下,我都能够相信、依赖爸爸妈妈。
孩子有安全感,也会更快地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