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口传、字传到屏传
产生于中国传统社会与农耕文明相对应的民间文学,当进入工业时代、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后,其主体形式似乎消失了、不见了、没有了。这里隐含了一个容易被人忽视但值得探讨的问题:民间文学在当代是不是消失了?还是因为其形式的改变而使我们在认识上产生了偏差?
为了认知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脉络和中国当代民间文学的实相,不妨采用“杯—水效应”来观测和透视我们的研究对象。在“杯—水效应”中,“水”的形状,是由“水杯”的形状决定的,即客观环境决定了民间文学的持续与稳定存在,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应实用功能和其他社会功能。
对于民间文学的传播而言,传播工具和载体的改变有时会使民间文学的体裁、样式、形态、类型等发生对应性调适甚至根本性改变。由此观察民间文学截至目前的发展,可以发现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三个阶段和三种主体形式,可称之为民间文学1.0—3.0时代,即传统民间文学诸体裁、现代性民间文学多源故事和新故事、信息时代的民间文学诸形态。民间文学1.0——指“口传”的传统民间文学,对应农牧文明时期;民间文学2.0——指“字传”或“文传”的新故事和多源故事,对应工业文明时代;民间文学3.0——指“屏传”的新时代民间文学,对应今天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从口传、字传到屏传,三种传播工具和民间文学的三种形态迭代发生,同时又伴生存在,共同发展。
由民间文学经典理论对“口头性”的坚持,口头性对于“文字创作”的排斥,以及后来“旧瓶装新酒”“文字创作”,(作品须返回到口头流传才能重新获得)民间文学概念的合法性等的讨论和争辩,可以看到经典民间文学理论无法调节“口头”与“文字创作”两种形式(即杯子)的伴生共存。当然,省事一点,我们可以拒绝“口头化”之后的任何其他民间文学形式,认为它们都不是民间文学,但是我们是否有能力否定当代民间文学其文学现实的存在?答案是否定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展了多次大规模口头文学调查,对各民族、各地区数千年流传的口头文学进行了地毯式普查。其中,,1984年起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民间故事、歌谣、谚语)集成普查编纂工作,中国民间文艺界动用近20万人,花费30年,完成了“三套集成”的搜集、整理、出版,累计出版近100卷,其中民间故事184万篇、歌谣302万首、谚语748万条,共获得40亿字的资料,1.0时代的民间文学在2,.,0时代被保存和延续。
在对1,.,0时代的口头文学进行普查记录的同时,中国社会完成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民间文学的主体形式也完成了“口头性”向“文字化”的转化。伴随识字率的普及和传播媒介的日益发达,民间文学的传播形式被改变,由“口传”逐渐转入“字传”“文传”时代。特别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鼎盛期,以全国百余家故事类刊物为平台,形成了持续十几年的多元化、多源化、多媒体共同参与的“故事文化现象”,。从作品总量、媒体参与量、受众总量、延续时长等方面来看,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极为罕见的。“字传”“文传”并不排斥“口传”的民间文学,但作为民间文学的标志和标记性指标,民间文学转向“文字创作”,(包括故事、民歌、诗歌等),,是2.0时代的标志。
这个过程也不是突然发生的,它经过了数十年的酝酿和加速生长。目前,作为主体形式的新故事已经进入不可逆的断崖式衰落期,故事报刊大量停刊,故事作者大量改行,故事读者和受众大量流失,读者老龄化、边缘化,具有此类阅读行为习惯的读者很难再成批产生。作为故事传播重要工具的“故事广播”“故事电视栏目”停播,供给端作品数量和消费端受众数量同时锐减,这与1.0时代的传统民间文学遇到的情况惊人一致。
由于传播介质的改变,民间文学的主体形式已经发生快速的变化和迭代,近20年中,传播发生了更为剧烈的代际变化,即工具性变化。我们无法漠视传播工具带来的传播形式的变化,以及连带的传播内容的变化。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将要到来的AI互联网,对民间文学概念和作品形态、传播形式等带来巨大改变。
民间文学的3.0时代,是一个“屏传”的时代,从电脑大屏到平板电脑或手机小屏,从功能屏到智能屏,短短20余年,传播工具已经经历了拨号条件的PC互联网、宽带条件的PC互联网、宽带条件的移动互联网,,BBS(论坛),、短信、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你方唱罢我登场,传播介质日新月异,帖子、段子、博客或微博、短视频等作为民间文学的盛具即民间文学的水杯,民间文学主体人群会使用任何其喜欢和习惯的工具,创造出民间文学的新形式、新形态、新体裁,这正反映了民间文学作为“民间”的开放性特质。
当我们说民间文学3.0时,这个概念并不只是用以划分代际,同时还指涉与民间文学相关的社会行为和功能,这个时代同时也是中国民间文学的功能时代。3.0观念下的民间文学,是具有全媒介样式和全行为模式的基本特征,全艺术要素到达、全文化要素集成、全分类人群参与,跨地域、跨文化传播,高娱乐性、高自主性,快速接受高新科技成果、形式快速迭代发展,兼容以往各种民间文学体裁、形式与内容存在的动态主体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当下的民间在网络,当下的田野在屏幕;当前技术条件下,民间文学主体存在形式为短视频。
网络进入5G时代,中国市场已经和将要再次发明、创造、制造世界通用性工具,作为工具级发明衍生品的信息传播技术,将会对文化的传播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的人口、移动互联网使用人群、丰富的地方文化、统一的文字、统一的市场,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最大的单一移动互联网市场、足够大的市场试错空间、足够的文化适应性,以此为基础,在中国出现现象级的民间文艺事件、民间文艺产品、民间文学作品都具有最大可能性。考虑到视觉语言的通用性,新的作品样式会被世界各地的受众所认同,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也将避开中国文明特有的“血脑屏障”,,让国内的研究成果出得去,让外国的研究者进得来,形成中国文化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各项成果。
进入民间文学3.0时代,使得传统民间文学作品的传播,将会还原为民间文学作品的全信息状态,在一定意义上,这也是民间文学传播的本真状态和原始状态;传统民间文学作品的采集工作,即对作品进行全信息记录的学术理想,将会被短视频、长视频所替代而成为学术现实;搜集、整理文字记录工作则会让渡给视频的录制、剪辑和大数据处理。这一推论的前提之一,是传统民间文学搜集、整理技术手段在当代仍然有用武之地;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也许AI将完成记录、分类、比较、推导、结论等一系列工作,此类学术研究会被其他更重要的前置性问题所取代。
回顾过去的民间文学研究,并没有影响民间文学作为活态文学形式的存在或者改变其存在方式,出于各种目的的干预也无法阻断和延缓民间文学三个阶段的自主性和自发性转换和更迭,我们对其客观性的推广、推动,也难以产生符合预期的、可见的、持续的正方向作用。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旧的民间文学形式的消亡伴随着新的民间文学形式的产生,它们不会因为我们是否关注或认知而影响其发生、生长、衰亡以及再一次发生。
当我们研究取自民间文学搜集和整理的作品时,即研究民间文学之河的“桶装水”时,也一定不要忘记,民间文学之河已经奔流向海。同时,通常我们研究者要清醒我们并没有这样的法力,让河水定住,取河水的一个横截面用以研究。按照传统民间文学理论的推导,我们难免专注于或执着于传统民间文学的悲剧性感伤和令人尊重的悲歌之中,认为民间文学其实已经走到了尽头。但用口头性来制约和限制发展中的民间文学是不充分的,特别是由此而推论出民间文学在5000年之后的今天突然消失,既不科学,也不负责,不符合民间文学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客观现实。对于民间文学来说,传播工具的技术性改变对作品形态是决定性、颠覆性的,我们不能错失对新的民间文学形态的关注和重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